2月13日消息,据外媒Venturebeat报道,AI的工作效率无疑是很高的,不像会受到情感因素干扰的人类,AI可以非常快、非常准确,毫无障碍地完成我们交托给它的任务。

  2月13日消息,据外媒Venturebeat报道,AI的工作效率无疑是很高的,不像会受到情感因素干扰的人类,AI可以非常快、非常准确,毫无障碍地完成我们交托给它的任务。一个算法就能让AI干那些索然无味的重复性工作,在数据处理方面,每台计算机的性能都能像“雨人”那样强大。

  但如果说让AI去进行艺术创造,你觉得可行吗?因为艺术是将科学和技术结合到一起的产物,我们通常倾向于在那些逻辑需求大过情感需求的“创作世界”之外的领域,让AI来协助我们完成工作。这是很自然而然的想法,因为就目前来说,AI机器还缺乏情感智慧和所谓的“直觉”。但当代码要求AI去进行艺术创作的话,它们也是有能力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的。

  AI在这方面的进步非常突出,目前的AI已经能写诗、作画、讲笑话了。除此之外,它还能创作菜谱、写流行歌、报道新闻——这些传统的创意工作此前一直被人类创意工作者所牢牢地把控着。

  虽然,“艺术家”的角色在短期内还不太可能会被AI完全接管,但AI具备能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的这事儿,也催生出了一个关于艺术品本身的哲学问题——当我们评论一件AI艺术品的艺术性时,谁应该得到褒奖。

  AI艺术与人类艺术相比如何?

  即便是最老练的艺术批评家,他们有时也无法区分开AI的艺术作品和人类的艺术作品。日前,美国罗格斯大学(RutgersUniversity)艺术与 和其开发者的智力却是相互独立的,开发者开发出的AI机器能依据它所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决策,学习新知识,甚至自我进化。

  如果一个AI机器画了一幅抽象画,那么这幅特殊的艺术画作的意图,不能被简单地归结到开发出这台AI机器的程序员身上,但它也不完全属于AI机器的本身。这种艺术或许很有魅力,但它背后所想表达的意思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,这让我们很难去赞美它。

  艺术家的角色

  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具备一些意义和价值观,因为这些作品背后往往都有许多故事和情感。比如梵高的《星空》,它就是用从收容所的窗户向外看的视角,去看夜空。同样的,毕加索的名画《格尔尼卡》也描绘了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。

  当我们面对一件由AI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时,我们有许多选择,我们可以无视其创作环境,单单从我们所处的人类的视角,基于带给我们的感受去评价它。设想一台计算机给我们造成的情感上的触动会大过人类,是一件很别扭的事儿,但在我们所处的21世纪,我们将不得不去习惯这一点。

  我也可以评价艺术家——在AI创作的情况下,指的就是开发出AI机器的开发者。程序员如果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话,即便在AI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,曾一次或多次地独立于创作过程之外,但他/她也有过自己的观点和意图。

  最后,我们还可以考虑“为什么”。出于实验性的目的让AI去进行艺术创作是一件很有趣儿的事情,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?像其它工作那样,让创造性的工作也变动自动化?用奥斯卡、普利策奖、格莱美奖来褒奖那些程序员,而剩下的我们就坐在下面,静静消费它们(如果我们消费得起的话)?

 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,当我们小心翼翼而又果敢地在我们的生活中,在事业里,在娱乐时,在消费时,我们都必须时时刻刻在脑子里想着这样一些目的性的问题。

  就目前来说,一台被艺术史“熏陶”过的,想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的AI机器,它和一个艺术专业学生所能做的事儿没什么不同。他(它)们都得到了别人的帮助,而AI本身就是我们相互合作的证明,AI能做的事儿,也是人类创造力和能力的合理延伸。


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订阅号二维码
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微信服务号